News Center
發(fā)布時間:01-17-2020
大眾首席執(zhí)行官赫伯特·迪斯最近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提及,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對手特斯拉股價近段時間以來的大幅上漲,說明行業(yè)競爭格局正在發(fā)生變化。
1月13日,在中國工廠建設進展順利,以及去年第四季度交付量超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等一系列利好的刺激下,特斯拉股價在收盤時創(chuàng)下了每股524.86美元的歷史新高,同時其市值已經達到大約946億美元,超過了通用汽車和福特的總和。
在迪斯看來,大眾目前最大的困難是,不僅需要掌握軟件和汽車電子產品的關鍵,而且還要具備生產大量的電動汽車和電池的能力。
于是,當我們今天看到“大眾汽車計劃收購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國軒高科20%的股份”這一消息時,實則已不用過于驚訝。
雖然目前這一傳聞仍未得到最終落實,但若此事成真,大眾必然在今后愈發(fā)激烈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成本競爭力。
不僅是大眾,誰也已經意識到避免成為下一個諾基亞的方法,就是加速轉型。
比如最近奧迪和寶馬紛紛在其年終溝通會上展示了他們的轉型野心。在奧迪宣布到2021年將會在華推出9款新能源車型,其中近一半為純電動車型之后,寶馬甚至將2020年定義為“新能源車之年”,表示今年年底前將會為中國消費者推出6款新能源車型。
事實上,盡管工信部部長苗圩早前在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曾表示,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wěn)定,不會大幅退坡,但如何在這個政策窗口期內打好根基以及獲得最大收益,留給這些跨國汽車巨頭的時間其實并不是太充裕。
同樣,“生存時間”倍感緊張的還有眾泰汽車和博郡汽車。
最近,在北斗星通發(fā)布的一則《關于2019年度業(yè)績預告暨商譽及資產減值風險提示性公告》中提及,公司2019年應收賬款預計減值損失5100萬元,主要來自眾泰汽車和博郡汽車,均因對方經營困難,其中眾泰汽車預計減值損失3300萬元,博郡汽車預計減值損失617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博郡汽車,該公告中稱其“對公司的應收賬款從2019年7月便開始逾期,目前整車整體項目均處于停工狀態(tài)。從客戶的經營狀況判斷,回款可能性很小。”
趁還未實現(xiàn)量產,博郡或許可以考慮“及時收手”,事關即便如去年已賣出2萬多輛的蔚來汽車,要維持后續(xù)運營,仍在不斷尋求外部融資。
本周四,業(yè)內開始傳出“蔚來汽車正被廣汽、吉利和長城三家競購”的消息。隨后,廣汽集團發(fā)表聲明表示,公司目前確實正與蔚來汽車就融資方案進行初步談判,但任何潛在投資都不會超過1.5億美元。